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储能在能源体系变革及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未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的核心要素。
储能技术形式多种多样,按照电能存储介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电化学储能(锂离子、铅蓄电池、钠硫、液流、储氢等)、机械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飞轮等)、电磁储能(超导、超级电容等)等。其中抽水蓄能技术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截至2019年底,全球储能累计装机1.85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为1.71亿千瓦,占比92.6%。但抽水蓄能受气象地理条件限制,因而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其他的新型储能技术,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其中电化学储能发展最为突出,累计装机规模为952.1万千瓦,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为63%,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应用占到88.8%,是当前阶段最受关注的储能技术。不过,不同的储能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氢等储能技术也被寄予厚望。
研究和应用的驱动,近年来储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电化学储能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储能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等效度电成本已达0.50元/千瓦时·次,突破盈亏平衡点,实现了百兆瓦级储能电站系统集成,在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电网调频调峰、分布式储能提升微电网运行可靠性等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实现了十兆瓦级示范应用,引发了行业关注;储氢技术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
以电化学为主,我国储能产业也实现飞速发展,除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厂家积极布局储能产业外,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等也出现众多专业厂家,已初步形成电化学储能装备产业链,我国电化学储能装备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大量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储能系统出口到国外市场。
我国储能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经历2018年应用爆发的一年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储能应用趋于平缓。总体而言,我国储能应用还处于功能实证以及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储能的性能、安全等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技术标准在促进储能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从2010年开始开展电力储能标准的制定。目前归口于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管理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1项,包括已发布或报批的27项;管理的中电联团体标准47项,其中已发布或报批的29项。这些标准涵盖电化学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储氢、飞轮储能等多种储能形式,涉及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及试验、施工及验收、并网及检测和运行维护评价等方面。
基础通用标准方面:GB/T 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设备的技术要求;DL/T 1816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标识系统编码的要求,适用于由锂离子、铅酸、液流电池等电池储能系统组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的标识系统编码。
规划设计标准方面:GB/T 51048-2014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规定了储能电站设计时站址选择、站区规划和总布置、储能系统、电气一次、系统及电气二次、土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排水、消防、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等要求;能源20180680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设计规范、能源20180682分布式储能接入电网设计规范对两种形式的储能接入电网提出了设计要求。
设备及试验标准方面: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80电力储能用铅炭电池、GB/T 34131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4120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分别规定了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的规格、技术要求和实验规则等内容;能源20180683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能源20180684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试验规程对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技术要求、试验规则进行了规定。
并网及检测标准方面:GB/T 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功率控制、电网适应性、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通信与自动化、电能计量、接地与安全标识、接入电网测试等提出了要求;GB/T 3654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测试条件、测试设备、测试项目及方法等;NB/T 33014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规定了以电化学形式存储电能的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
运行维护评价标准方面:GB/T 36549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指标及评价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DL/T 1815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方法。
这些标准工作的开展,填补了我国储能标准的空白,对于保障储能装置的制造、招投标、监造、验收、接入试验与调试、设备交接以及运行维护等工作有序开展,保证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